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廖闽玮)前日,一段关于广场二次供水蓄水池脏乱的视频,在网上持续流传。而此前这里更曾曝出水龙头里流出虫子的情况。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许你早已习惯了每天拧开水龙头就会流出自来水,但是大家是否关注过,这些我们每用的哗哗流淌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是否干净卫生?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个小区,观察二次供水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并咨询了二次供水的相关管理部门,就如何管好百姓用水的“最后100米”这一问题,做了深入了解。
上周,有多名广场住户反映,小区的二次供水卫生问题让人担忧,不少人选择购买桶装水作为饮食用水。甚至有业主称,打开水龙头,曾流出类似虫子的异物。
据了解,接到投诉后,思明区卫生、市政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小区的下水池为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共用,要求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对水池进行更新,改善小区的生活用水水质。
在采访中,有卫计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现场检查时,不合格原因中排在首位的是“余氯不足”。所谓“余氯”,就是水中的消毒剂含量,若是余氯不足,就无法水体中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进而影响水质。造成余氯不足的原因,一是某些小区的自动加药系统可能损坏,通过人工方式添加消毒剂,添加的剂量不足造成的;二是可能由于某些二次供水单位没有水箱中水的使用率,导致水体存放过久,也会造成余氯不足。
工作人员解释说:“比如某小区的水箱设计可供1000人使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入住了500人,就会导致水箱中的水使用率低,长期使用不完、未及时更新,就可能滋生各种细菌和微生物。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让物业降低水位,减少蓄水量,提高使用率。”
湖里区市政园林局工作人员则提到,有时也会出现小区蓄水池周边地面脏乱,比如纸屑较多等问题,还有二次供水管理人员未及时办理健康证等,如有发现,也都会要求有关单位及时整改。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部分小区物业,发现大多数小区物业的做法还是比较正规的。比如距广场不远的国联大厦,物业人员带记者查看了顶楼水箱和负二楼的两个蓄水池,整洁,且水箱除了透气孔外都密封。在负二楼蓄水池所在的房间,墙上贴着蓄水池管理规章制度,还有管理人员的健康证和供水人员培训证书。
在物业办公室,小区物业主任出示了蓄水池每半年清洗一次的清洗记录,墙上还挂着《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物业主任说:“这个证书是我们去有关部门申请,部门来现场检查,通过后审批下来的。这代表了我们物业具有二次供水的相关资质。”
记者了解到,卫生许可证需要各级卫生监督所进行行政审批,我市是全省唯一实行二次供水卫生许可制度的城市。有了许可证,小区物业等单位才有资质进行二次供水。此外,各级卫生监督所还有对供水单位设施设计审查的公共服务职能。
不过,即便获得了《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也并不意味着供水单位就可以“高枕无忧”。市市政园林局、市卫计委、市城市综合管理考评委员会办公室3个部门每年会进行联合考评,就小区二次供水的设施管理、水箱卫生许可、清洗记录等方面进行检查。同时,区级相关管理部门,每年会各自对辖区供水单位进行一次到两次检查,若发现有不合格的供水单位,将立即责令其进行整改。
工作人员说:“老旧的二次供水方式,存在地下和楼顶两个水池,增加了供水设施运行管理的难度。如果条件允许,可通过水泵房设备,采用变频机组,在保持恒压的情况下将下水池中的水直接送到居民家中,不需要再在楼顶安装水箱,减少了一道储存环节,方便管理。”
目前,市市政园林局等相关部门已完成我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调查摸底工作,对符合要求的老旧小区,将统一,分批实施二次供水设施的。此外,若有住宅小区管理单位或产权单位想要二次供水设施,可向所在街道或水务集团咨询。
市政园林部门提醒,市民若发现所在小区二次供水存在问题,或对小区二次供水水质存在疑问,可拨打12345便民服务热线进行反映或监督举报。市民读者如果发现小区的二次供水存在卫生问题,也可拨打本报热线,我们将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近日,记者从厦门水务集团了解到,全市各水厂、管网等供水设施已基本完成相应的检修工作,为广大市民群众欢度春节提供有力的供水保障。[详细]
上个月,怡景花园小区停水,原因是水管老旧渗漏。去年,本报也报道了岛内外多个小区出现严重漏水情况,甚至出现天价的公摊水费――“巨额水费单”。市民或许会发现,这几年来厦门的一些小区,尤其是有二次供水的老旧小区漏水情况越来越多,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详细]
今天上午11时许,新建成不久的水库迎来新的历史时刻,泵站至汀溪四林泵站的水源连通工程首次试通水。此举宣告水库与汀溪水库群打通,厦门东部系统水源实现连通互济。今后随时可保障应急供水,同安、翔安两区上百万居民喝上“水”,从规划变成了现实。[详细]
小白菜1.6元/斤,上海青1.5元/斤,生菜2元/斤……昨天上午,记者在大学菜市场看到,各个蔬菜摊点不仅品种丰富,价格也非常平易近人,“一两元菜”比比皆是。在一些超市里,部分蔬菜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位于仙阁里的一家社区生鲜超市内,大白菜0.59元/斤,芥菜1.99元/斤……现场工作人员说,今年的菜价确实便宜,这几天超市还经常促销,比如芫荽,夏天要卖二十多元一斤,但最近几天却以1.99元/斤的低价销售过。[详细]
今年,厦门要全力构建“大水网”,力争早日实现“双水源、双通道”供水格局。昨日上午,全市水利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市今年要加快推进水源连通工程,从而进一步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详细]
今天上午,厦门港东渡港区海天码头船舶淡水岸供系统正式启用,一艘停靠在海天码头的集装箱货轮通过岸线供水实现淡水补给。这意味着厦门港船舶岸线供水实现“零突破”,集装箱货轮到港补充淡水将更省钱。[详细]
货运船舶停靠码头,除了装卸货,也要加水、加油、供给物料。昨日,厦门港首个船舶淡水岸供系统在海天码头正式启用。相比之前的“船供”淡水,新投用的“岸供”具有安全高效、水质更优、24小时供水等特点,供水价格下降约35%,为广大船东省下“真金白银”。[详细]
近日,在海天码头,顺利通过各项验收的海天码头船舶淡水岸供系统举行了启用仪式。据了解,船舶淡水岸供是厦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港口基础配套,船舶淡水“岸供”较“船供”具有安全高效、水质更优、24小时供水、价格实惠等优点。[详细]
家里明明没用水,为什么水表还会转动?家住海沧天湖城小区的陈先生,近日致电本报市民热线反映,自家水费突然高得离谱,不知道怎么回事。针对家中无人用水而水表自转的低层用户,水务集团昨日完成了单向阀控制的加装工作。记者现场确认,水表自转的现象已消失,增加的水费核算,水务集团还在与用户协调。[详细]
近日,广场多位住户向导报热线反映,他们小区的用水安全让人忧心忡忡,有约一半的住户不放心二次供水安全,选择购买桶装水作为饮食用水。有业主甚至透露,不久前打开水龙头,居然流出几条虫子,把她吓得不轻。不仅如此,众多业主反映,作为二次供水“源头”的蓄水池,居然就在楼下一家餐饮店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