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报道,入冬后,户外作业的蓝领多了起来。据百姓网招聘类目调查显示,6成受访蓝领的工作场所在户外,除了常见的快递员、送餐员、环卫工人外,还有外墙清洗“蜘蛛人”、电力抢修工等,部分工种因入冬以来需求大增。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8日报道,“冬日经济”火了送餐行业。百姓网数据显示,11月以来,针对送餐员的招聘需求环比增长了17.3%。据某外卖平台透露,入冬以来,送餐需求增长30%以上,点单人多为公司白领,平台外送能力已接近饱和。该平台市场经理也表示,在年底前,公司会再招一批外卖骑手,以弥补春节返乡潮带来的空缺。
记者看到,多数骑手都已穿戴上公司配备的护膝、耳套、手套等,每位送餐员的头盔玻璃都蒙着一层水雾。送餐员小曾说,他的保温箱里特意加了两层保温板,饭菜送到时不会冷。“最怕风大下雨下雪的日子,很容易摔跤打滑,怕被客户投诉、被扣钱。”
某些“特殊”职业如“蜘蛛人”,也在年前迎来了一小波增长。据百姓网数据显示,年底前不少企业纷纷加大保洁清洗需求,一家保洁公司订单环比上月增长7.6%。
某保洁公司张经理说,高楼外墙清洁的工人数量一直没有增长,但到年底需求量却越来越大,有时开到1000元一天都招不到工人。“我们尽量避免下雨、风大的日子,为工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但冬天可能会有结冰现象,这对蜘蛛人作业来说有一定困难。”入行8年的老“蜘蛛人”陈继青表示,他日薪达500元,但天冷后越做越“辛苦”了。许多工友都因为气候恶劣,辞职不干了。
在采访中,一些受访蓝领均未因寒冬得到过任何物质补贴,也从未听说过低温津贴。专家呼吁,高温劳保、高温津贴众所周知,但那些在寒冷天气中长时间从事户外露天工作的劳动者,也应以低温劳保等方式,给予更多关怀和温暖。
中新社上海5月11日电 (记者 许婧)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智咨询调研中心11日在上海公布的《2016年中智一线用工管理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有82%的非制造型企业表示一线服务人员会调薪,制造型企业中,79%的企业表示普通一线%的企业表示蓝领高技术员工会调薪。
其中,制造型企业中蓝领高技术员工的平均调薪最高,为8.4%,比普通一线时代,工人是否会被机器替代?一线产业工人在这一转型进程中的境况怎样?中智咨询调研中心对制造型企业和非制造型企业一线员工的招聘流动、薪酬福利和班制用工等数方面进行调研后完成该份报告。
报告显示,制造型企业中普通一线元(人民币,下同),蓝领高技术员工为71065元;非制造企业中一线元。
质检员、操作工、维修工是制造型企业中招聘难度较大的岗位,司机、客户服务、销售则制造型企业招聘难度较大的岗位。
对服务行业的一线人员来说,企业依旧对员工的工作态度、服务意识和相关工作经验更加注重,沟通表达能力也是多数企业考量一线服务人员的重点。
在企业2016年的招聘计划中,半成非制造型企业的一线招聘人数同比呈增长势头,有50%的企业表示2016年会增加一线服务人员的招聘数量,只有11%的企业会减少这一部分人员的招聘。报告据此认为,一线服务人员的用工需求依然很大。(完)
首先是就业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2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再创新高,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人社部相关官员表示,“这个就业压力常大的。”
与此同时,中新网财经频道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年后,物流、家政、餐饮、建筑等行业薪资水涨船高,然而仍面临用工荒的问题。有招聘网站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外来务工大省广东省用工缺口为46%,其中仓储物流、家洁等行业人才缺口最大。
年后,不少地区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国内某品牌连锁金店负责人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年后应聘金店销售的人不少,但是期望薪资都比较高,优秀的人才也不容易找到。”
一品牌火锅连锁店负责人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以我们店为例,服务员现在薪资不到三千,相比去年涨幅不大,但也有一二百元,上班9个小时,都是小年轻,要么嫌工资少要么就是不能吃苦,流动性较大,所以要持续招工。”
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3月1日向中新网财经频道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用工缺口达到52%,上海求职者缺口为44%,广州求职者缺口为28%,成都求职者缺口为7%。
用工荒出现的同时,就业难也存在。据人社部2月29日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这个压力也常大的。”人社部相关官员说道。
人社部还指出,除此之外,化解过剩产能造成的职工问题和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用工不足也对就业难产生了压力。
对于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日前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很复杂,所以2016年的就业形势也是比较复杂的,而且任务非常艰巨。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用工荒”反映出一些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没有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你升级慢,给不了大家那么高的工资,当大家有别的选择时,自然不会去你那上班。”
另外,“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出现或和年轻人就业观发生改变有关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大三学生李睿(化名)今年开始盘算起了就业问题,他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我觉得只要不过分挑剔,找个工作问题不大。但如果感觉不合适,我会选择继续深造学业。”“选择工作时我主要要看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薪资是第二个才考虑的因素。”李睿说道。
那在供需不匹配的矛盾下,哪些行业人才最紧俏呢?有报告显示,物流家政等行业的蓝领人才缺口较大。
以为例,58同城的上述报告显示,该省用工缺口达到56%,其中物流/仓储、家政/保洁/安保、餐饮、淘宝职位等职位的缺口较大,缺口比例均超过70%。
外来务工大省广东省用工缺口为46%,其中家政/保洁、房产中介、物流/仓储等职位的缺口均较大,比例都超过50%。
另一方面,从薪酬涨幅上或也可以窥探行业紧缺人才状况,因为薪水上升幅度较大的行业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供不应求。赶集网2月底发布报告称,随着电商及O2O的蓬勃发展,目前,快递员的平均薪资已达到7000元左右,但尴尬的是,快递员同时也是全国最紧缺的蓝领工种。
58同城的数据显示,在广东省中,制药/生物工程、高级管理、物业管理等职位薪资较2015年同期增长3000元左右,其他职位如法律、酒店/旅游、建筑、餐饮等行业的薪资也有一定增长。
上述数据还显示,地区较2015年相比,薪资增长幅度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为高级管理、法律、医院/医疗;上海地区为高级管理、物业管理和建筑、广州为建筑、编辑/出版和销售。
综合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紧缺人才集中在物流、家政、建筑等行业,如快递员,再如上海和广州薪资增长幅度较大的建筑人才。这些都属于蓝领人才,那白领人才市场如何呢?
智联招聘向中新网财经频道提供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春季跳槽季,已经有11.4%的白领开始办理离职或入职手续;超过一半的白领已经更新了简历,开始行动起来;暂时只有想法,还没有行动的白领占比为29.1%;肯定不会跳槽的比例仅为5.1%。
在某企事业单位上班的张小姐年后选择了跳槽,她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下次就业会结合自己兴趣,看重学习潜能,“但不会改变行业。”
谈起行业的改变,大学生就业会不会首选蓝领职业呢?李睿称,会考虑的,毕竟现在蓝领比白领赚钱也不少,而且做技术工也不错。“但如果未来转行的话,会优先考虑互联网行业。”李睿说道。
在行业的的选择上,智联招聘上述调查指出,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白领的事业信心指数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能源/矿产/环保行业白业信心指数受挫,跳槽意向较大。
新闻频道2015年5月14日在题为《问计中国制造—工匠缺乏:中国制造转型之痛》的新闻节目中报道说: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眼下最缺乏的是熟练的、有技术的工人,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缺工匠。那么,中国为什么缺少工匠呢?这条新闻报道将其主要原因归结为企业和有关部门对工匠的培养重视不够。我觉得,这固然是一条重要原因,但更重要更主要的原因却是如今的年轻都不愿意当蓝领工人。
所谓“工匠”,实际上就是制造业第一线技术熟练的高级技工。对于现代制造业来说,光有厂长没有工人不行,光有设计的总工程师,没有高级技工也不行。工厂要开发新产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就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的高级技工。
然而,一个年轻人要想成为一个“工匠”,就必须从普通的蓝领工人开始干起,在生产第一线经历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的刻苦学习钻研和工作实践,最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工匠”。而且,即便他成为了高级技工,还仍然属于“蓝领工人”的范畴。
可是在如今的中国,不仅城里的年轻人不想当蓝领工人,就是农村的年轻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和就业困难,也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当蓝领工人的。那么,中国的年轻人为啥不想当蓝领工人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蓝领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蓝领工人的社会地位很高,被人们称作是“工人老大哥”。但近三十年来,自从知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后,蓝领工人的社会地位就下降了,尤其是在农民工成为蓝领工人的主体后,“农民工”就成了蓝领工人的代名词。现在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已经很难看到真正的蓝领工人的身影了。特别是蓝领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的企业都是公有制,蓝领工人是工厂的主人;而现在的企业大都是私有制,蓝领工人都是企业主(资本家)的雇工,谁要是敢对老板的压榨说个“不”字,马上就叫你滚蛋。即使是国资企业,由于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管理方式,蓝领工人的地位与私营企业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蓝领工人的工资待遇虽然也比干部和知识低,但差距不是很大。而现在,除了少数紧缺专业的高级技术工人外,大多数蓝领工人的工资待遇与白领和各级管理者相比,差距很大;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与有城市户口的人还存在着另一种待遇上的差距。
一般来说,与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相比,蓝领工人的工作比较艰苦,工作又脏又累。加上这些年大讲“致富光荣”,对“劳动光荣”也很少讲了,如果不是为生活所迫,有谁还愿意蓝领工人呢?
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看不起体力劳动者。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蓝领工人在国家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和工资待遇、工作的改善,以及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思想观念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当蓝领工人在社会上被认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当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工人”两字叠在一起就是一个“天”,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天下。可是近三十年来,随着蓝领工人社会地位的下降和工资待遇与白领及各级管理者差距的拉大,加上一些人极力鼓吹资本主义的“精英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思想观念又死灰复燃、甚嚣尘上。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职业心,认为当蓝领丢人,即使当蓝领比做白领的工资多一倍,他也不愿意自己或让自己的子女去当蓝领。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中国现的年轻都不想当蓝领工人,从而导致“工匠”的严重缺乏。近十来年,中国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每年毕业的六、七百万大学生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工厂急需的高级技工又千金难求,即使这些年大学生不断“贬值”,高级技工不断“升值”,可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当蓝领工人。
年轻人不愿当蓝领,不仅导致许多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优秀的年轻人不愿意加入到技术工人的队伍中去,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技术工人缺乏一种职业的成就感。当前,很多外企和私企抱怨中国的工人素质低,缺乏敬业。你想假如他们缺少职业的认同感、自豪感,他们怎么会对自己有自信?而敬业又是建立在自信心的基础上的。长此下去,素质高的的年轻人不愿进来,进来的又不愿钻研技术,我国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就不能提高,缺乏高级技术工人的局面不仅难以改善,甚至会越来越严重。
要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有相应的人才保障,特别是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高级技术工人占相当比重的熟练技术工人队伍。而如果素质高的的年轻人不愿当蓝领,进来的又不愿钻研技术,我国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就不能提高,缺乏高级技术工人的局面就无法改善,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实现经济的升级转型就会落空。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才的竞争应以能力为主导,而不是以身份为主导;现代教育也应是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因此,必须改变旧有的人才观念,抛弃高学历情结,积极推行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平起平坐,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并举的制度。而目前在我国,“不愿当蓝领”等旧有的人才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对应试教育进行一直是举步维艰。其结果,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技校毕业生的供不应求,然而高校的扩招规模却在成千上万“望子成龙”的父母的推动下有增无减,这种盲目的“高学历”消费倾向应引起人们的认线)
参考消息网5月8日报道港媒称,有研究报告显示,中国2015年新蓝领阶层的平均月薪达3163元人民币,而上海新蓝领的平均月薪已达4276元,居全国之首。
据《南华早报》5月8日报道,上述数字来自于由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和赶集网共同发布的《2015年新蓝领阶层薪酬研究报告》。所谓“都市新蓝领”是指工作、生活在二线或以上城市的、为城市日常运转贡献力量的基层工作者,包括销售、房产经纪人、保安、美容美发师、快递员等职业,也涵盖了秘书等部分基层白领工作者。
根据报告,从不同城市工作的新蓝领月薪水平来看,一线城市仍然占优,上海新蓝领阶层的平均月薪最高,比去年增长了572元。其中,上海的美容美发师、采购、会计等11个职位月薪均高于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