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J03教学楼,保洁员杨成香工作的地方。53岁的她,在这里做保洁员已8个年头。
8年前,她应聘到学校后不到三个月,19岁的女儿因白血病永远地离她而去。从此,她把一位母亲的爱,倾注到了学生们身上;8年后,她有了二十多位“干儿女”,学生们都亲切地喊她“杨妈妈”。
她的工资收入至今每月只有900多元,却每每在学生困难之时,一百两百地相助;她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却总能以朴实的话语,为学生们解忧。
今年,她被评为“感动江大新闻人物”。颁奖词如是写道:“她是普通的清洁工,既做教室清洁,又打扫人思想的灰尘……”
女儿离世前的嘱托
在人生的前45年里,杨成香从未想到自己会与一所大学发生交集。
2002年,江汉大学整体搬迁至汉阳经济开发区。学校招聘保洁员时,家中田地被征的她报了名。“没想到聘上了,能去大学上班了,非常高兴。”
庆祝宴上,19岁的女儿嘱咐她:“妈,到那里对学生好一点,扫地时捡到的东西要还给学生。这样,人家才会尊重您。”
女儿当时正上高三,长得高挑白净、性格开朗,“笑起来很好看,大老远都能听到她的笑声。”
2002年6月1日,杨成香报到上班。她被分到J03教学楼,丈夫肖利友则成为学校的园艺工人。
看着大学生们活跃的身影,想到女儿马上也可以踏入大学校园了,杨成香感到喜悦和满足。
然而,噩耗转眼袭来。2002年9月9日,再过4天就是女儿大学报到的日子,可这天却成诀别——白血病魔无情的给女儿的花样年华画上了句号。
临走前,女儿安慰杨成香:妈妈,你天天跟大学生一起,就把他们当做你的孩子,看到他们就当看到我一样……
女儿的离去,像一把刀插在杨成香心头,她一度濒临精神崩溃:“满脑子里都是女儿的笑脸……”
20个鸡蛋的深情
女儿过世的那年冬天,杨成香认了第一个“干女儿”雯雯(化名)。
一天,杨成香在打扫卫生时,捡到了雯雯的文曲星,两人熟络了起来。后来,她便经常喊雯雯去家里吃饭。一次聊起女儿时,杨成香悲从心来,雯雯抱着她安慰说:妈妈,不要伤心,你就当我是你的女儿吧。
此后半年,杨成香接连有了6个干女儿。8年下来,干儿女越来越多。
2009年春,杨成香又多了一个“女儿”张晓(化名)。家在农村的张晓,初中毕业时失去了妈妈。
一天,杨成香在打扫卫生间时,发现张晓脸部浮肿,再摸头,烫得厉害。原来她结石发病,但却无钱上医院。杨成香掏出100元钱,让张晓先在学校看病,几天后她带张晓回家补充营养,又掏出100元。
得知杨阿姨失去了女儿后,张晓噙着泪说,我没有妈妈,你就做我妈妈吧。杨成香抱着张晓痛哭:好孩子……
今年初,张晓的父亲抱着20个土鸡蛋,转了几次汽车、火车、公交,一路颠簸到学校,要感谢一下女儿多次说起的“干妈”。“杨大姐!”见到杨成香时,这位父亲感动得说不出别的话来。
毕业五年不忘“杨妈妈”
在杨成香的工作室里,经常有学生过来跟她聊学习、聊家庭,甚至有女生过来跟她透露那些不能说的秘密:暗恋某个男生。
她似乎总比别人多一份细心和热心:8年来,她每年都要捡上百个手机、U盘,30多个钱包还给大学生。周末休息时,她总喜欢叫上学生们去家里吃饭,最多的一次,家里一下来了九个孩子。
她似乎总喜欢比别人多管一份闲事:见到有学生在教室打牌,她会马上上前劝止;前年期末考试前,一对情侣在教室闹别扭,正好被她看到。最后,她终于让女生破涕为笑。
同学们说,杨成香更像一个“辅导员”。8年来,他们一批批来到江大,又毕业离开。很多人,都慢慢认识了这名穿蓝色工服的“杨阿姨”。
每到母亲节,是杨成香最幸福的日子,分散在各地的毕业生们给她打电话、寄贺卡。有一个“干儿子”,毕业5年了,还不忘在此时给杨成香捎来祝福。
“杨妈妈,您千万保重身体。我们也会做个像您一样的人,真诚、热情……”今年5月,“女儿”珍珍在信中写道。
“看着孩子们心里就舒服”
今年6月,杨成香被评为“感动江大新闻人物”,奖金1000元。除留下100元给丈夫,剩下的钱都被她拿来资助了那些困难学生。“他们都是孩子,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杨成香说,前年,在学生们的鼓励下,她参加了党校培训,“再过三个月就可以转正了。”
她依旧每天早7点不到就上班,加班到下午5点才离开。“为孩子们做事不累,看着他们心里就舒服,就像我的女儿一样。”
后勤集团原党委书记黄解明说,学校规定临时工50岁辞退,但杨成香要求继续工作,不要工资都行。“像她这样的爱心妈妈,感动的不仅是江大学子。”